教育科研
您的当前位置: 首页>> 教育科研
心理健康月|线上微课《传统文化与心理健康》
发布时间:2021-04-12 15:22:45   发布人:系统管理员  信息来源:暂无  点击次数:1198

心理健康,是指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处于一种良好或正常的状态,在社交、生产、生活上能与其他人保持较好的沟通或配合,能良好地处理生活中发生的各种情况。心理健康的理想状态是保持性格完好、智力正常、认知正确、情感适当、意志合理、态度积极、行为恰当、适应良好。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异常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与心理治疗方法。

儒家文化认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特定的责任,在完成自己责任的过程中,每个人尤其是对国家和社会负有重大责任的人,比如西伯、孔子等,一定是会遇到挫折的。

因为正是由于挫折,才能磨炼一个人的意志,培养一个人的品质,增长一个人的才干。

微信图片_20210412095551.jpg

 “中庸”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儒家文化的精华之一,是儒家学说的哲学方法,被孔子认为是处理问题的最高法则。何谓“中庸”?所谓“中”即中正、中和,不偏不倚,“庸”即用、常、平常三义。“中”“庸”合称,即中道之实用、中道为常道、中道可常行之义,通俗地说,就是“适当、适度、合宜、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而恰到好处”,是与“偏颇”和“两端”相对而言。

微信图片_20210412081840.jpg

综上所述,所谓的“中庸”即是哲学意义上的“度”,就是要求人们在待人接物时,坚持适度原则,把握分寸,恰到好处、无过无不及,恰如其分地把握事物关系、协调矛盾,最终达到身心关系、人际关系、天人关系以及人与社会关系的各要素内部及其相互间的和谐。

微信图片_20210412081847.jpg

例如,适度的自信是学业成功的必备条件,而自信过度就成了自负乃至狂妄,自信不足就成了自卑。同样地,面对困难与挑战时,适度的焦虑反应是正常和必要的,它具有激励学习和工作动力,调动身体的能量使注意力集中,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工作效率。而过度的焦虑则会使注意力难以集中,思维清晰度降低,从而导致学习效率降低,甚至影响身心健康。因此,我们要学会坚守“中”的信念,既不要“过”也不要“不及”,以积极自信的心态面对挫折、释放压力,时刻保持心理平衡。


微信图片_20210412081908.jpg

对不能被自己的力量所左右的情绪,并不逃避,顺其自然地接受,以行动去做应该做的事,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达到弱化消极情绪的效果,依旧可以高效率地坚持学习、生活和工作。

微信图片_2021041208191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