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你人生的破局之战——上海市中国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菁莪书院文化讲坛

2025

03/04

属于你人生的破局之战

上海市中国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菁莪书院文化讲坛


3月3日,中国中学2024学年第二学期菁莪书院文化讲坛有幸邀请上海交通大学沈辛成老师为同学们带来以《属于你人生的破局之战:如何选择忠于自己才能与热爱的专业与生活》为主题的专题讲座,在高中学子学业与人生规划的关键阶段,为大家带来一些启迪与思考。


主讲人介绍

1.png

 沈辛成,历史学人,青年作家,任教于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科学史与科学文化研究院。研究技术与社会、科技类博物馆,美国佐治亚理工学院技术史博士,哥伦比亚大学人类学硕士,北京大学历史学学士。关注科技、历史、政策、教育的融合,曾为中国商飞、中船科技、上海市人大研究会等做政策解读,参与上海科技馆、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等策展与社教活动。在《人民日报》、《自然辩证法研究》等发表文章十余篇,著作入选豆瓣年榜, “一席”、“观学院”讲者,曾获上海交通大学凯原十佳教师、上海市教学成果一等奖(集体)等荣誉。


属于你人生的破局之战

如何选择忠于自己才能与热爱的专业与生活


沈辛成老师以身边的人物为切入点,从科举制度与教育考试的历史发展谈起,引发同学们对当下自身的学习模式产生思考,进而剖析什么是真正对自身有意义的学习。

2.jpg

沈老师深入浅出地为同学们分析了人工智能时代下,教育面临的全新挑战与机遇,进而启发同学们如何在变化莫测的外部环境中,深入挖掘自己的热爱。我们要从以记忆、分析为主的2D能力转化到以创造为主的3D能力;坦然接受否定、积极寻找肯定,化被动学习为主动创造,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专业领域,为未来的人生规划与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jpg

结合自身案例,沈老师为我们展现了他是如何带领学生们寻找初心与热爱,探寻“无用之用”的价值。同学们结合自身思考,就人生选择、人工智能发展等问题与沈老师积极互动,也有幸获赠由沈老师亲笔签名寄语的书籍。

4.png

5.jpg

6.jpg

7.jpg


学有所思

我在今天的讲座中收益颇丰,尤其感触于沈老师所说的“忠于自己”。回忆起自己数个埋头苦写的夜晚,也怀疑过当下所学所练的价值和意义,也担心自己最后的成绩对不起过去的努力、脱不下孔乙己的长衫。    无论是老师所举李时珍、宋应星几位科举失败但留名历史的“失败者”,抑或过去不被看好但随“黑神话悟空”爆火愈发被重视的游戏开发者。正是他们不顾时代之轨道,忠于自己所爱之事,才开拓了一片又一片属于他们自己的,也同样为万众敬仰的旷野。天地本宽而鄙者自缢也。愿我们都能忠于自己,潇洒自信地走在自我与时代恰然共处的广阔天地中。——高二1班 孙狄辰旭


老师通过实例阐述了热情在职业选择中的关键作用,强调唯有真心喜爱才能激发无限动力去克服重重困难。同时指出持续学习和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不可或缺,应当保持开放心态,积极获取新知。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我们不要悲观、不要妥协:唯有坚持和信念才是真正的答案。这场讲座使我对未来的职业规划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坚定了勇敢追梦的决心,相信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终能实现理想。——高二4班 熊稷妍


不破不立,这是我对沈老师演讲的最大感悟。这次的演讲从我们所有人集中的焦点——高考开始,通过一幕幕的对比和分析,逐渐从中点出我们所抱有的最大症结:对认知的盲目坚持和自信。在这其中老师借高考立足,探索人工智能和人类关系和未来的发展方向也同样富有见解。不同于单纯对人与机械关系的探讨,他更加关注于人工智械对于规则的撼动和影响,而当这一时刻到来的时候,便与老师所诉求的对打破认知,重塑自我的终生致力不谋而合。对于我而言,这次的演讲体验是颠覆性的,让我能够怀揣赤忱热心在面对未来的未知的同时坚守热爱,跨越山海。——高二5班 陶元极


沈老师对于AI时代和人类学习之间关系的深刻分析让我明白了学习的意义不只在应考,更在面对这个AI技术如日中天的时代,我们感知世界、发掘热爱、探索未知的能力与勇气,这些是看似强大的人工智能做不到的。沈老师的精彩讲座让我看清了选择未来道路的大致方向,给我们的个人成长带来启发,也为我们的求知旅程增添了信心。——高二7班 姚卉琛


通过本场讲座,同学们学会从另一个视角看待学习与自身的关系,不仅拓宽了视野,更培养了批判性思维与规划未来的能力。希望中中学子们在快速变化的时代中,保持独立思考、勇于探索自我,最终实现人生的破局与成长。


供稿|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审核|校长室


-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