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欺” 未来可期——上海市中国中学防治欺凌主题系列教育
2025
03/16
青春不“欺”
未来可期
上海市中国中学防治欺凌主题系列教育
为加强校园法治教育,预防校园欺凌事件发生,营造和谐安全的校园环境,中国中学与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办的“东方讲坛·思想点亮未来系列讲座”(第十五季)联手合作,为初中学子们带来了一场关于《与校园欺凌说“不”》的专题讲座。
主讲人介绍
白芸,教育学博士。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部副教授, 研究生导师。先后担任副系主任、 党支部书记、教学事务部主任、上海终身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等职。现为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教育领导学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教育人类学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家校协同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中国教育学会教育管理学分会理事,上海市领导科学学会常务理事、上海市闵行区“美好社区”治理学院家庭教育顾问,西安、宁波等多地家庭教育项目导师等多个社会兼职。
携手“识”欺凌
讲座伊始,白芸老师用详实的数据和生动的案例,让同学们深刻认识到校园欺凌的严峻现状。同时指出校园欺凌是全球性教育难题。我国虽在防治上取得一定进展,但网络欺凌依然呈上升趋势。
白老师详细解读了校园欺凌的定义,强调其具有重复发生、主观恶意、权力不平等的特点,涵盖身体、言语、社交、网络等多种欺凌形式。
齐心“防”欺凌
同学们热情高涨,积极提问。有的同学好奇如何精准识别早期欺凌行为,白芸老师耐心解答,指出早期欺凌行为常表现为言语攻击、孤立排挤等,看似不经意的玩笑或打闹,若带有恶意且反复出现,就可能是欺凌的萌芽,需要老师、家长和同学们提高警惕。
还有同学询问面对欺凌时如何保护自己,白芸老师鼓励大家勇敢反抗,第一时间呼救、逃离现场,并及时告知老师和家长,绝不能做沉默的受害者。
共同“拒”欺凌
除了白芸教授的精彩讲座,我校各班级也积极响应,开展了相关的主题班会。班主任们围绕校园欺凌这一主题,通过播放教育视频、组织小组讨论等形式,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校园欺凌的理解。
主题班会的开展,为讲座内容提供了实践延伸,让防治校园欺凌的理念更深入地扎根于每一位学生心中 。
校园是同学们成长的乐园,防治校园欺凌需要全体师生共同努力。希望同学们牢记讲座内容,从自身做起,拒绝欺凌行为。让我们携手共创友爱互助、和谐美好的校园环境,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阳光下茁壮成长。
撰稿 | 学生发展指导中心
审核 | 校长室